“葫芦娃”让非遗文化焕发新活力
(相关资料图)
漫漫历史长河中,非物质文化遗产记录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演进过程,在一代代“守”艺人的传承保护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在新疆阿克苏市老街,生活着这样一位非遗传承人——木扎帕尔·艾斯卡尔。20余年里,他凭借炉火纯青的雕刻绘画技艺声名远扬,也让更多人认识到了传统手工艺的独特魅力。
非遗传承人木扎帕尔·艾斯卡尔正在雕刻葫芦作品 (央广网发 刘兵兵 摄)
四川游客郭志华说:“来到阿克苏老街,看到极具特色的维吾尔族传统葫芦雕刻,感觉很震撼,各类花纹、文字呈现出多民族文化融合的特点,希望这个工艺品一直传承下去,能作为阿克苏的一个品牌推向全国。”
据了解,木扎帕尔·艾斯卡尔出生于绘画世家,从小在父亲的熏陶下,对绘画产生了强烈的兴趣。13岁时,便跟着父亲在葫芦上绘画,在考入新疆艺术学院后,便开始系统地学习绘画、雕刻,作品多次获阿克苏地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奖项。
在当美术老师的时候,木扎帕尔·艾斯卡尔毫无保留地将绘画心得和技巧传授给学生和身边爱好绘画的人,因此,他也被亲切地称为“葫芦老师”。目前,已有200余名徒弟跟着木扎帕尔·艾斯卡尔一起学习葫芦画工艺。
学徒古力吉乃提·麦合麦提说:“高中时,我在课堂上首次接触到了葫芦画,心里便种下了这颗的种子,报考大学时,也选择了工艺美术品设计专业,毕业后我回到阿克苏,继续跟随木扎帕尔·艾斯卡尔学习葫芦画工艺。”
木扎帕尔·艾斯卡尔介绍,葫芦画作品主要分为三个方向,葫芦烫画、葫芦镂刻和葫芦绘画,纯手工在葫芦上烙画雕刻需要有良好的美术功底,更需要耐心和恒心来支撑。
“雕刻绘画是我毕生的事业,我将会把这门工艺传给下一代,传给热爱这门工艺的每一个人,推动葫芦手工艺生生不息、代代相传。”非遗传承人木扎帕尔·艾斯卡尔说。